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医疗 >

里根当选总统,与这场人质危机有关

时间:2023-10-18 09:44 来源:未知作者:小柒

  不久前,美国与伊朗交换囚犯引发关注。双方交换在押人员的同时,美方解冻伊方被冻结在韩国的60亿美元,此举被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抨击,称美伊换囚协议“绝对荒谬”。

  美国两党阵营围绕换囚事件的争议让人联想到40多年前的伊朗人质事件。彼时,营救被困伊朗的人质是美国大选热门候选人——时任美国总统、民主党人吉米·卡特与共和党人罗纳德·里根争取民众支持的砝码。伊朗最终在里根胜选后释放人质,在任期间的营救失败成为卡特没能取得连任的原因之一。而伊朗释放人质背后的利益纠葛也成为人们多年来一直想要解开的谜团。

  66名美国使馆人员被扣押

  1979年11月4日,一群伊朗学生冲进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劫持了66名使馆工作人员,要求美国将前伊朗领导人巴列维引渡到伊朗。而这一事件的重要导火索就是卡特政府允许巴列维进入美国接受治疗。

  1979年11月4日,伊朗学生翻越美国驻伊朗大使馆的围墙。

  中东地区的石油自发现以来就为各国所争夺,伊朗的石油资源非常丰富,20世纪50年代,伊朗民选首相穆罕默德·摩萨台宣布将该国石油工业国有化,从英美手中夺回了石油,受到伊朗民众的支持。出于冷战时期的战略考虑,英美密谋推翻摩萨台,寻求一位更容易“和西方合作”的领导人。

  这个领导人就是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1953年的一场政变让巴列维成功上台,英美的公司又得以重新控制伊朗石油。在英美两国的扶持下,巴列维获得源源不断的武器,组建了秘密部队,打击反对他统治的人。伊朗民众对巴列维的反对情绪越来越大,大规模群众运动爆发,各地游行示威不断升级。1978年,巴列维宣布对德黑兰等12个城市实行军事管制,出动大批军警镇压反对者。民众不满情绪达到巅峰,伊朗伊斯兰革命随即爆发,巴列维被迫出国流亡。1979年2月,曾被巴列维驱逐出境的什叶派精神领袖霍梅尼结束长达15年的流亡生活,回到德黑兰,成为伊朗领袖。

  1979年10月,流亡墨西哥的巴列维被诊断患癌向美国请求医疗援助,卡特政府称基于人道主义决定允许他进入美国接受治疗。这一决定在伊朗引发强烈反美情绪,导致了这长达444天的伊朗人质危机。

  营救失败让卡特支持率大幅下降

  学生劫持人质一段时间后释放了13人,这些人主要是妇女、非裔美国人和非美国公民,因为在伊朗方面看来,这些人也是遭受美国压迫的人。还有一名人质后来因健康原因被释放,到1980年夏季,还剩52名人质被关押。

  人质事件爆发之后,美国总统卡特从各方面寻找营救突破口。美国立即对伊朗启动经济制裁,施加外交压力,终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取消向伊朗人发放的美国签证,冻结伊朗在美国银行的大量资产,等等。

  而后伊朗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释放人质的条件,要求美国遣返巴列维,就1953年支持推翻摩萨台的政变道歉,并保证今后不再干涉伊朗内政。卡特政府没有答应,还宣布与伊朗断交。此后美国政府通过第三国与伊朗谈判,但双方均不愿意作出让步。

  人质的营救问题在美国获得强烈关注,美国媒体还专门做了一档夜间节目追踪事件进展。美国人群情激愤,要求卡特尽快营救人质,当时美国正要进行新一轮大选,人质问题成为卡特连任的最大困局。压力之下,他批准了一项代号为“鹰爪行动”的多军种联合秘密营救行动。这次行动可以说是硬着头皮上阵,参与营救的人员缺乏装备,欠缺对复杂计划的演练,再加上行动刚开始就遭遇沙漠风暴,营救的直升机直接撞上了一同行动的运输机,8名美国军人当场毙命。本就装备不足的营救团队更加捉襟见肘,所剩飞机完全不够撤离所有被困人员,卡特政府不得不命令取消营救。

  事后,营救行动丢弃的装备残骸被伊朗人公布在媒体上,全世界都知道了美国这次失败的营救,卡特的支持率一落千丈,大选对手里根获得选情优势。

  “十月惊奇”或是里根筹划

  1981年1月20日,就在里根就职的当天,伊朗释放了美国人质,美国上下欢呼雀跃。在这一片喜悦的背后,有人对这场人质释放的“巧合”感到疑惑,甚至认为这是美国两党围绕人质事件展开博弈的结果。

  1981年1月,美国人质在被关押444天后从伊朗返回。

  在《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中,美国政治人物本·巴恩斯称,自己于1980年随当时帮助里根竞选的政治人物康纳利去了一趟中东,他们回来后,里根就在年底的大选中赢得了胜利。

  他与康纳利前往很多中东国家,康纳利向这些国家的政治人物传递了一个信息:里根一定会赢得当年的大选,而且会给予伊朗比卡特许诺的更优厚的条件,前提只有一个,就是伊朗不能在大选之前释放人质。

  康纳利和巴恩斯结束中东行回到美国不久,就向当时里根的竞选团队代表凯西汇报了谈判情况。后面的事情如他们的预期,伊朗方面仍旧扣押着人质,直到1981年1月20日里根上台发表就职演说几分钟后,伊朗才释放人质。

  关于里根竞选团队与伊朗政府之间是否真的有密谋,美国国会在后来进行的调查中没有掌握实证。至于巴恩斯所说的这些是否属实,曾参与其中的核心人物都已离世,其本人也没有任何书面资料可以考证。能够佐证其言论的,只有当年康纳利的出行记录,至于当年康纳利向中东各国传递的信息,是否到达伊朗领导人的耳朵里,康纳利的行动是否由凯西或者里根所授意,以及最后伊朗人是否基于这一原因延迟释放人质,依旧是个谜。

  这起围绕人质事件展开的竞选博弈还造出了美国选举历史上的重要名词“十月惊奇”。这个词先由凯西提出,原本用来暗示卡特会操纵人质危机,以便在选举前通过人质释放给自己加分,而里根的胜选则给“十月惊奇”赋予更多的含义。此后,“十月惊奇”意指在11月大选前发生的、可能对大选结果产生影响的事件。

更多新闻

上一篇:美计划进一步收紧对华芯片出口措施,阿斯麦CEO:实际会削弱西方自己

下一篇:以军轰炸加沙地带 致多人伤亡

相关新闻